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Cbl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 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 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因为诸多原因,足部按摩一直未能像针灸、 中药等疗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而更多地在民间流传。但在 医书或其他古书中多有文字记载, 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 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就大加赞赏,称“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