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繁体中文
手机版 | 历史上的今天 | 帮助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我要投稿 | RSS历史网RSS订阅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道学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医案心得

调肝健脾汤主治乙型肝炎

时间:2017-04-2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汤定伟 杨爱国    评论:  【国学  收藏  纠错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临证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dBF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组成:醋炒柴胡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石打穿15克,半枝莲15克,虎杖10克,郁10克,丹参10克,泽泻10克。
  
  功能:清化肝脾湿热,活血祛瘀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HBsAg、HBeAg、HBcAb阳性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方解:醋炒柴胡直入厥阴肝经,有调肝之功;白术、陈皮、茯苓、猪苓健脾渗湿;郁金祛瘀止痛,且有退黄之功;半枝莲、虎杖清解热毒,现代研究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石打穿活血祛瘀,增强肝脏血流量,扩张肝内血管,减少肝细胞坏死;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使病邪能及时排出体外。全方共奏清肝健脾、利湿泄热、祛瘀解毒之功。
  
  加减及备要:气虚乏力者,可加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增强免疫力;兼有肝阴不足者,症见肝区隐痛、口干喜饮、掌心发热、舌红少津、脉细数,酌加沙参、麦冬、白芍,以滋养肝阴;若肝气郁滞较著,症见肝区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泄肝定痛;若巩膜黄染、小溲发黄,加茵陈、山栀,以利湿退黄;如胃热较盛,牙龈出血,加山栀、知母、茜草、生地,以清热凉血。
  
  对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张恩树指出,必须坚持用药2月以上,衡法守方,药力专攻于病所,积微成著,著而成效。此外,切忌酗酒及劳欲过度,避免滥服各种药物,以减少对肝脏的进一步伤害。
  
  (文中所载处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文章标签:医案  医案心得  乙型肝炎


图说历史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雄袁世凯出殡当天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
图说民国十大奇女子
图说民国十大奇女子
世袭罔替”的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
世袭罔替”的清朝十二
影像1911:辛亥前夜的武人风采
影像1911:辛亥前夜的武
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广告


推荐资讯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根在永化堂——满门爱国忠孝风 一堂振兴中华志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今人愧煞!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
栏目热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扫码关注罕见老照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