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繁体中文
手机版 | 历史上的今天 | 帮助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我要投稿 | RSS历史网RSS订阅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中医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中医理论

我在中药界当“卧底”的经历(2)

时间:2018-11-06  来源:百草居  作者:西安水蛇    评论:  【国学  收藏  纠错

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我曾实验过十枣汤,下咽以后食道和胃有灼烧感,十几分钟以后有上厕所的感觉,然后大便如水频频如厕,3、4个小时以后逐渐减轻,大约10小时以后药性逐渐散去。结束以后全身轻快,但也有“虚”感。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4、仔细感受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当药咽下去以后就要仔细感受药效,排除外在的干扰,仔细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在什么时候有怎样的感觉,要详细记录。不论是生病还是服药,只要身体有变化,在症状表现出来之前,总是有很多细微的信号。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很多人平时的精神状态逐于物欲或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们的思想总是追随着外部世界,很少关注过内部世界(和自我世界),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常常会把好身体弄成病态,小病弄成大病。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我曾遇到某熟人有严重高血压,我问他你有没有感觉到高血压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血压变高前后身体的一些变化,身体某个地方疼痛酸胀、大小便或鼻涕眼泪异常,听力视力变化,吃饭喝水的一些变化,等等,他说没有感觉到过变化。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有变化的,只是你没有留心体会。如果大家都能认真去体会身体的微小变化,对于中医辩证将会带来极大的帮助。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中医只承认个体感受,不看指标数据,这是非常珍贵的环节。西医忽略个体感受,既违背仁慈,又违背真理。一个人痛苦不痛苦,要看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某种指标数值。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举个例子,我对呼吸方面的诸多因素不敏感,雾霾、烟雾、粉尘和柳絮之类的东西对我来说全部不敏感,空气有没有这些东西,既不影响心情,又不影响感受,但是很多人就对此非常敏感。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再比如,我对声音是否嘈杂非常敏感,我睡觉的时候只要附近有钟表的声音(甚至机械手表),我总能听到接近心跳速度的卡塔声,与我的心跳共振,我就很痛苦。但是其他人很少见这种情况。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中医个体感受的价值高于西医数值指标。为什么呢?比如脉的大小,骨细的人脉小、骨粗的人脉大、瘦人脉浮、胖人脉沉,如果按照西医的思维取个平均值,那么几乎每个人的脉都是病脉,这怎么可能呢?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同样的道理,人的腋下体温平均在36-37度左右,但是,这个平均值对于某个人来说,能说明什么问题?一个人的体温正常不正常,要基于这个人自己的平均体温,而不是基于所有人的平均体温。从常识去推断,大凡那些精力旺盛、性格强、做事犀利的人,体温都应该高一些;相反,性格弱、精力差、邋遢的人,体温都应该低一些。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我曾在2003年闹非典的那段时间,有一个礼拜左右体温38度多,但是我自己感觉精神旺足,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甚至比之前还好,所以我认定自己一切都好。后来平安无事。想想看,如果那时候某个医生抓住我说我体温超标,被弄进隔离区的话将会是多悲催。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生病时候要感受病的变化,服药以后要感受药引起的变化。比如说服用葛根汤,伤寒阳明头痛葛根汤喝下以后头疼的消失过程。服药以前,头疼主要是集中在前额,而且脑袋有胀痛感,服药以后,胀痛感减轻的同时,前额的头疼开始区域性缩小,比如前额的左边先不疼了,然后下边也不疼了,最后,剩下的部位也不疼了,并不是所有的疼痛同时变轻最后直到消失。Atu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历史春秋网中医频道所载之文章仅供阅读学习之用,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文中所载之处方、治法网友切不可自行用药,具体治疗及就诊请务必前往当地中医院诊治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 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文章标签:


中医频道热门文章
中医养生要有正确的观念
中医养生要有正确的观
中医推拿的源头
中医推拿的源头
中医药酒命名的依据
中医药酒命名的依据
气功与太极拳有什么区别?
气功与太极拳有什么区
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资讯
范雎的人生懂取舍知进退
范雎的人生懂取舍知进
杨业战场上被称为“杨无敌”,为何最终投降了宋太宗?
杨业战场上被称为“杨
《东京梦华录》下的“大宋新年”
《东京梦华录》下的“
鲜为人知的东晋“三阿大战”
鲜为人知的东晋“三阿


广告
栏目热门
图片频道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雄袁世凯出殡当天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国抗战照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
日军记者拍37年南京沦陷
日军记者拍37年南京沦
二战德国纳粹的末日
二战德国纳粹的末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