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历史上的今天
|
帮助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今天是:
繁体中文
首页
上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秦朝
汉朝
三国
两晋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世界
专栏
国学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周易
论语
史记
明史
文化
儒学
佛学
道学
古诗文
周公解梦
中医
收藏
考古
老照片
成语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经络穴位
《内经》以后的经络学说发展
《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对十二经脉的走向、病症、预后及奇经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线路和病候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正经和奇经的关系有明晰的阐发,对某些经穴(如八会穴)的特异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等理论,大大丰富了经络 学说的内容。
2017-04-21
阴阳五行学说对经络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如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络脉中的阴络、阳络;阴经行内,阳经行外的分布规律;
2017-04-21
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 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 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 学说。
2017-04-21
《内经》问世以前及《内经》中关于经络的论述
对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及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
2017-04-21
经络学说形成途径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根据文献分析,其形成途径如下:
2017-04-21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04-21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2017-04-21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017-04-21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2017-04-21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2017-04-21
什么是经络?
脉道分为经脉和络脉两种,简称为经络。经的原意是“纵丝”的意思,即直行的主线,络是网络的意思。经络的主要功能为运行气血,例如《管子水池》中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2017-04-21
推荐资讯
最后更新
《内经》以后的经络学说发展
阴阳五行学说对经络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问世以前及《内经》中关于经络的论述
经络学说形成途径
经络的基本概念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热门点击
经络的基本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对经络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形成途径
《内经》以后的经络学说发展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
《内经》问世以前及《内经》中关于经络的论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
站内搜索:
文章
图片
书籍
高级搜索
关于本站
|
管理团队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历史春秋网 版权所有 © Lishichunqiu.com 2010-2022
苏ICP备18053235号-1